解开的一些长期的困惑

in #ykpd8 years ago

如果你经常关注我写的简书,曾经我多次提到自己这样的一件事:

我自己也很纳闷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工作模式:进入一个新领域——努力奋斗——达到顶峰——遇到挫折——一泻千里——彻底放弃,当我的元认知能力觉醒的时候,不断的思考这个问题。

以前的自己给出过自己的答案:一是我的价值观比较混乱,脑子里糊涂,导致自己这样;二是从小时候经历出发分析,导致自己有一种对于不能做到的事情直接选择放弃,或者自己先要放弃,不想它们舍我而去,有一种“要强的自尊”。

也许自己分析的都是对的,也许只是一个表面,不过自己也感觉到这样的一个事实是:

根本没有找到办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只是存在哪里,有时候闲了会时不时侵入我的脑海,让我有点无所是从,但也只能接受这种折磨。

有时候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经常重复的不利于你自己的事情,但你就是把不住自己还会这样做。

比如说吸烟,每一盒上都会写上吸烟有害健康,但有烟瘾的人就是根本停不下来,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成了一个社交工具,成了人人都可以互相传递的“有害的东西”,并且都喜欢。

扯远了继续回来,今天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时候,在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概念:

所谓的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

这个概念我听的不下于数十遍,读的也不下于五六遍,并且锻炼了将近一年的“只字不差阅读”的能力,用心不能说不多,思考不能说不多,但就是对“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完全无感的,进一步说没有把“执行力”与“工作模式”联系起来。直到今天才知道我真正缺少的是“执行力”这个清晰、准确的概念。

我之所以换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一步一步”的做下去啊!周围的人也不会发发慈悲告诉你的,因为人家哪有闲心理会你呢!你能怎么办呢?

只能按着曾经路径一遍又一遍的接着走,当然得到相同的结果也就在所难免了,可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啊?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收获痛苦、迷茫,已经放弃之后那一瞬间的“酸爽”,之后接着重新走。

但这一次彻底改变了,因为我知道怎么变换我的“困境”了,我再也不想回到我的原点了,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在每个过程中,思考自己所处的位置,同时想一想该怎样做更好?换一句话就是常常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以及每一步怎么做更重要?更进一步说要尽量预演自己面临的状况,想出这种情况自己的方法,永远知道该怎样去做?

其实这真的很难,因为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想到对策,每件事情都有预案,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你无法告诉他成人所经历的所有事情,即使讲也是无感的。

关于我的工作模式的思索,我从三个方面连续思考了,同时每一个方面都写了一篇文章,只能说对它有了新的认知。

最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我在成长,也许是一种幻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我阅读英语的文章的时候(包括一块听听更新的文章、beyond feelings),查的单词少了,停顿的也少了,并且对于每个单词和每个单词的之间联系也知道了。

还有就是觉得读书,别人的一句话,看到周围的东西,不经意的做一些新鲜的事情,都可以让我联系到很多的事情,静下来心来写一篇文章。

如今更多的是我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找到如何让自己思考的环境,自己做事的环境以及面临焦虑时应有的态度,还有一个如何与自己独处的环境。老婆说我三十岁已经过上了八十岁的养老生活,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过去太忙了,忙到从来没有思考的生活,结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我不知道你挣钱的用途,但我总是无法像别人那样“撕破脸”的挣钱?

绝大多数人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换更大的房子,更大的车子,有更好的生活,有更大的面子,无可厚非,但总感觉没法全身心的投入之中(可能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不要装逼了,先做到再说)。

自从我接触区块链之后,试着做了一些投资之后,发现我对“钱”的认识不一样了,找到了原来“钱”还可以这样用。

我总结之所以过去挣钱无法像别人“撕破脸”是因为我没有看到或者找到“钱”还可以用到哪里?现在我看到八块多(只是如今暂时的价格)可以买一个EOS,看到三万左右可以买一个BTC,因为长期是有价值的,自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人与人的差距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人看到“八块钱”是“八块钱-”,一个人看到“八块钱”是一个“EOS”,这也许可以让我努力挣钱的动力。虽然有这样的认识,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我的收入还不能满足我的所有的生活成本。我想我会学着想更多的方法去挣钱,会挣钱,乐于挣钱,但就是做到“撕破脸”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