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由来以及入门!!!
这一切要从挖矿开始讲起。
比特币的概念由化名为“中本聪”的网络极客在2009年提出,是一种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根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的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
“可以这么理解,比特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不断更新的账本。每一页都叫做一个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连起来,就叫做比特币的区块链。每10分钟新增一个区块,里面的内容是过去10分钟系统内发生的一些交易。每一笔交易都会完完整整记录在这个账本里,比特币就是账本里记录的钱。”孙小小解释道,“其实我们电子银行系统也是一个账本,支付宝也是账本,里面也记录了每个人的交易记录。但是比特币与银行、支付宝有所不同的是,比特币的交易信息不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却保存在所有连接到比特币网络的电脑里。”
在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下,比特币网络里任何人都可以争取记账权,谁先解决一道与记账相关的数学题谁就先记账。这种数学题有个特点——解起来很难,验证很容易。
“假设解题是在扔3个骰子,谁扔出来点数小于5就对了,扔出来比较困难,但是验证却很简单,”孙小小用了一个近似的例子。
但是真实的题目并不是这么简单,其难度相当于1亿个骰子扔出小于1亿零50的数字,谁先扔出来,谁就获得记账权。此时,1亿零50就是个哈希值,扔骰子的过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矿算力的单位就是每秒钟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币全网算力达到236万万亿次哈希碰撞每秒,相当于20多万个50米长的标准游泳池里面水滴的数目。但即便是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钟左右才能碰撞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哈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