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修补师》

in #story5 days ago

IMG_20250318_134245.jpg

巷子最深处有家没有招牌的小店,橱窗里摆满装着各色液体的玻璃瓶。推门时,檐下的青铜风铃会发出类似叹息的声响。陆先生总坐在那张榫卯松动的藤椅上,面前摊着本用奇怪符号记录的账簿。

他的工作台堆满稀奇古怪的容器:唐朝的秘色瓷碗盛着会变色的液体,试管架上挂着几滴凝固的眼泪,酒精灯里烧着泛黄的旧信纸。修补记忆时,他要戴上用鱼鳔制成的薄手套,说这样才不会掺进杂念。

最玄妙的是他的"问诊"方式。客人刚坐下,他嗅嗅空气就说:"是弄丢了童年的槐花香?"或是"想找回分手那天没说出口的话?"有回来补初恋记忆的老人,他晃了晃水晶瓶却说:"记忆没丢,是你故意藏起来的。"

梅雨季是他最忙的时候。潮湿让记忆容易发霉,他就用檀香烘烤那些受潮的片段。修补完总要往瓶里撒点金粉,说:"让回忆亮堂些。"那些经他手修复的记忆,回想起来都格外清晰,连当初的心跳声都能听见。

现在电子存储发达,陆先生却开始收集即将消失的记忆。他用冰片保存夏夜的萤火虫,用蜂蜡封存母亲的呢喃。最近他在整理"记忆标本集"——毕业时的柳絮、战壕里的口琴声,每个标本都贴着泛黄的标签。

当暮色染蓝橱窗,那些玻璃瓶会泛起幽光。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陆先生的记忆小店固执地守护着那些易碎的闪光。就像他总说的:"重要的不是记住什么,而是哪些记忆让你成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