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自行车的马大爷》
马大爷的修车铺就在十字路口的槐树下,支着个褪了色的蓝布篷。五平米见方的地方,挂满了车铃、车闸和内胎,像挂着许多奇特的装饰品。
他的工具箱是个锈迹斑斑的饼干铁盒,里面装着磨得发亮的扳手和螺丝刀。补胎时总爱哼着跑调的《甜蜜蜜》,胶水味混着槐花香,在空气里飘出老远。附近的学生都说,马大爷修过的自行车,骑起来会莫名轻快。
最神奇的是他的"听诊"绝活。车子往支架上一架,他捏着车闸转两圈轮子,耳朵凑近一听:"前轴缺油,后闸线要换。"比医院的CT机还准。有回小混混故意把好车推来刁难,他头也不抬地说:"这车没病,你心里有病。"后来那混混倒成了常客。
下雨天是他最忙的时候。水坑里泡过的自行车总爱闹脾气,他就蹲在篷布漏雨的地方,把干燥的位置让给顾客。修完还不忘叮嘱:"链条擦干再上油,跟人擦干头发一个理儿。"
去年共享单车流行时,邻居们都担心他生意不好。没想到他自创了"单车医院",专门治那些被破坏的共享单车。现在常有运维人员拎着奶茶来请教,他就着吸管指点:"刹车要调三分紧,做人要留七分情。"
如今修车铺墙上多了块小黑板,写着"今日特供":免费给留守儿童的车铃系红绳,给快递小哥的车筐加固。最近他还收了两个聋哑学徒,比划着教他们"修车如修心"的道理。
在这个换新比修理快的年代,马大爷的蓝布篷像个固执的诺言。当熟悉的胶水味又飘起来时,你会发现,有些手艺修的不只是零件,更是人与物之间那份舍不得的温情。就像他总说的:"车跟人处久了,会有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