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钟表的陆师傅》
陆师傅的钟表店藏在百货大楼后巷,门脸窄得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推门时,檐下的铜铃会"叮"地一声,像是替主人打招呼。
店里的陈设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玻璃柜台里躺着各式的怀表,墙上的老式挂钟不紧不慢地走着,工作台上散落着细小的齿轮和发条。陆师傅总戴着寸镜,在台灯下摆弄那些精密的零件,远远看去,像在钻研什么了不得的学问。
他的手艺是家传的。据说民国时,他祖父就在这条街上修钟表。现在陆师傅修表有个怪癖——总要问清楚表的来历。"知道它经历过什么,才能修得好。"他说着,轻轻拧动表冠,仿佛在聆听时光的耳语。
最神奇的是他修过的表都走得特别准。附近学校的张老师说,自从陆师傅调过她的旧腕表,上课再没迟到过。更奇的是,有块停了二十年的老怀表,经他手竟然又"滴答"起来,表主捧着它直掉眼泪,说这是父亲留给他唯一的念想。
去年冬天,有个年轻人拿着智能手表来求助。陆师傅研究了半天,最后在表带内侧刻了行小字:"时间不在表盘上"。年轻人似懂非懂地走了,后来却常来店里坐坐,说是来"对时"——不是对手表,是对生活。
如今店里多了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慢工出细活"。陆师傅修表时,常有街坊来串门,带些点心茶水。他也不赶活,就着茶香慢慢调试。偶尔有孩子好奇张望,他就拿出几个废弃的齿轮,教他们拼成小风车。
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陆师傅的钟表店像个异数。但正是这份从容,让每个匆匆路过的人,都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当铜铃再次响起,你会发现,原来最精准的计时器,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那些愿意为时光驻足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