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朋友"的实践思考与信任建立
"帮朋友"的实践思考与信任建立
在富足人生社群的 slogan 中,有五件一生可以做的事情:定投、读书、健身、帮朋友、陪家人和投资。今天主要讲“帮朋友”这个话题。
在李笑来老师的原则中,他提到每天尽可能鼓励5个人,做一个“人间鼓励师”。第二点是,每天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自己的能力帮一个朋友。
关于“帮朋友”这个话题,首先要把“朋友”这个概念弄清楚。参考《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李笑来老师对朋友的定义做了几次升级。
第一个定义是:朋友就是那些和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人。
第二次升级是:朋友是那些我们愿意共度时光、愿意为他付出的人。
第三次升级是:朋友是和我们一起共度时光,并且能一起做成一些有意义事情的人。
回到朋友这个概念,笑来老师也在不断对“朋友”进行清晰、准确、必要的定义,而且是真正能指导自己的那种定义。
顺着这个思路,我现在也开始利用一些时间,回顾和总结自己的过往经历,以及自身的能力,看看有哪些能力能帮到自己认识的人和朋友。每天花一点时间和他们沟通,看看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也提到,帮朋友最好不要用钱帮。
因为借钱给朋友,往往会直接把这段关系毁掉的概率很大。
但实际上,我也没有足够多的钱去帮朋友,所以更多是看自己有什么能力,能让朋友提升能力、拓宽信息渠道,甚至增加收入。比如,有什么可以分享给他们的信息差,或者是职业之外的收入、一些副业的机会。
事实上,我也一直在探索,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贡献给社会,能解决哪些社会上的问题。通过用价值去交换,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同时,也会去了解哪些信息可以用来获得收入,并且在自己能做得好的情况下,也会分享给那些我能帮得上的朋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帮朋友其实也是在帮自己,是在积累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因为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之后,我开始思考:不再待在原来的平台,没有了原平台的资源支持和加持,那自己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能力?还有什么可以和别人交换的资源?
比如说,假设遇到一个很好的项目,需要一百万的资金,你是否有这样的资源、朋友或者人脉来支持你做这个项目?实际上,定投帮朋友也是在定投帮自己,是在建立自己人脉和资源的过程中。当你帮的朋友多了,帮他们做成事、帮他们获取资源,其实也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资源网络。
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在朋友间建立了信任。基于这份信任,当你有什么项目需要推进时,自然会有人支持你。因为信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我理解笑来老师所说的,他介绍别人时会说:“这是我认识了十几年的好朋友,这是我认识了二十几年的好朋友。”因为他懂得,他已经将“朋友”这个概念升级了多次,并且常常主动维护这些关系。当朋友有需要时,他会主动帮忙,而不是添乱。有资源的提供资源,有能力的提供能力,没能力的给予鼓励。因此,帮助朋友也是一件可以长期投入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信任是在长期的投入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再深入一点,我记得老师讲过,如果你的孩子埋怨父母提供的资源不好,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父母,也没有为孩子组织好社会资源,建立好发展的人脉,以及搭建好一些平台。就像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梗,说某某二代,人家享着福,吃着香,喝着辣。但实际上,人家二代的爷爷当年是拿生命去拼搏出来的。那么,你的爷爷当年是否也是拿生命去拼搏出来的?拼搏出来的成果肯定会传给下一代。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积累资源、搭建平台、积累人脉的一种方式。所以,趁着年轻,用时间和能力去帮助朋友,一起共度美好时光,一起把事情做成,最终建立起信任。同时,也能将这些信任传承给下一代。
思考与行动:
- 每天花5~10分钟,用能力和技能帮助朋友,你如何看待?
- 定投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不容易做到。你要怎么做?
- 帮别人的同时,隐藏着帮自己的一条线路。利人就利己,这个思维你是如何看的?
这是今天关于践行帮助朋友的思考与实践。希望能在帮朋友的过程中,带着利人又利己的思维,给你启发。
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去多帮朋友,从而建立信任。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