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解读《三生万物》——企业的创始、经典、价值观思考

in #free11 days ago

冯仑解读《三生万物》——企业的创始、经典、价值观思考

在得到APP的《名家讲书》栏目中,冯仑老师解读了宁高宁老师的《三生万物》这本书。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首先,书中回归到《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宁老师对企业的总结,企业同样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企业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企业的创世故事,包括创始人的初心、创立背景和价值观;
第二阶段是企业的经典著作,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是企业的价值观传承,这是企业文化的根基。

其次,关于人的发展,书中提到要把握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时间管理,第二是看不见的机遇,比如选择合作伙伴,第三是价值观的坚守。每个人都是一个原点,从出生到死亡,最终又回到原点。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实现了自我超越,突破了肉身的局限?

最后,我想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在2020年微信退出微信小商店,我在微信上开通了小商店。到2024年,微信小商店升级为微信小店,需要营业执照,我便去办理了相关手续。虽然开店容易,但如何获取流量、如何进行销售,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持续实践的。在践行群里,也有不少同学开通了微信小店,大家都在探索着各自的创业之路。

每个企业的创立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包括为什么创立、基于什么样的条件和价值观。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的基因,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轨迹。
在践行群中厉害的践行者,表现最出色的代理销售了李笑来老师价值1万多人民币的书籍,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场外收入。即使是排名第50的代理,也成功售出了大约10本书。这充分说明,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时,所采取的行动和取得的效果都是不同的。

从微信小店到亚马逊日本站的转变。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开始了在亚马逊的运营。首先,需要注册营业执照,然后申请开通亚马逊站点,最后代理销售产品。这一过程中,分析和研究畅销产品是店铺创立的关键。亚马逊to c业务是铺货模式。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成立了自己的外贸公司。这一决定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做TOC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时,每卖出一件商品只能获得一件的利润,复购率低,且每次进货量不大。此外,采用店群模式(即一个人管理多个店铺)时,每个店铺需要上架800到1000件商品,时间成本高,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因此,我决定继续观察和考察。

在学习和参加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一些培训后,我认可了这个平台,并决定参与经营一个人的外贸公司。选择B2B业务的原因在于,虽然阿里巴巴国际站也有B2C的趋势,但B2B仍然是其主要业务。B2B订单金额相对较高,且有复购率,因此时间投入的产出比更高。这就是我选择B2B业务的原因。
最初的想法逐渐演变成一个企业,这就是创始的故事和基因。创立一个企业相对容易,但要把企业经营好,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资源。正如宁高明老师所说,企业组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会朝着最有利的方向生长和发展,就像树木一样,哪里有营养和阳光,就往哪一侧奋力生长。

讲完企业的创始故事,接下来是企业的经典。什么是经典?企业要传承什么?就像民国时期的实干家张謇和一代船王卢作孚,他们并没有给后人家族留下太多物质遗产,但他们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曾国藩的家训也是如此,这些精神力量比金钱更能滋养后人,影响深远。

第三个是企业的价值观。华山老师曾讲过一个好企业的标准:社会说这个企业好,员工说这个企业好,老板说这个企业好,这就是“三好企业”。冯仑老师举过一个例子,就像“钱”这个概念,在“钱”字前面加一个“张”字,就成了“赃款”,这种钱是不能拿的;如果在前面加一个“善”字,就成了“善款”,那就应该努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去争取这些善款。

这就是企业的价值观。接下来,我们回到个人层面。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密不可分,因为人天生是社交动物,必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那么,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主观的主动力影响。

冯仑老师曾提出企业一把手需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他举了一个关于时间跨度的例子,比如一本书,畅销一年叫畅销,畅销300年则叫经典。
第二,做别人不做的事情,算别人算不清的账。比如,你要跟谁做事?因为凡事都有成本,如果你跟小人做事,大概率会成为小人;如果你跟君子做事,就会受到君子的影响。
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我的理解是,一个人要选择挣快钱还是挣长期的钱。挣快钱可能一下子挣很多,但很多快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挣合规的钱虽然少一点,但可以心安理得,长久持续。

以上是我对冯仑解读宁高宁老师《三生万物》这本书的听书理解和感悟。
思考与行动:
1.你是否也有自己的创始故事?
2.你所在的企业是否有创始故事、经典和场域?
3.如何让自己的价值观与行动保持一致?
这是我对冯仑老师分享内容的思考,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如果你觉得这些观点对你有帮助,不妨写下你的行动计划。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去实践你的想法。如果这些内容触动了你,也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