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到不为财
捷径是要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力不到不为功,功不到不为财
在过去三到六个月这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真的存在捷径吗?我能否找到那个捷径,并按照它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但一路走来,我发现自己的经历其实很符合《定投改变命运》这本书第三章,尤其是第3.5节中关于定投策略执行过程的描述。
在参与币安活动的过程中,如果随着市场的波动频繁操作,其实玩的就是一个概率游戏,胜率大约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数操作最终都是错误的。这就像我们上中学时做英语选择题,有些题目实在不会做,就自己做一个1到4的骰子,甩到哪个就选哪个,ABCD随缘。看起来1/4的概率好像挺高,有25%,但实际上,真正做对的题目却很少。
回到现实,在波动的市场中主动交易,每一次获胜的概率大约是三分之一,但如果频繁高频交易,长期下来,获胜的概率会远远低于三分之一。其实,我之前一直坚持长期执行定投策略,但有时候在一些活动中还是会忍不住追涨杀跌,结果发现最终的收益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甚至跑不过“大饼”的整体涨幅。
今晚刚好看到一个朋友写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到,为什么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文章敲出来。
AI可以在一分钟内写出很多字,但这些内容并不属于你。你的思考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你的写作技能也没有提升,感知能力同样如此。最终,AI还是AI,而你的能力却在退化。这才是最不划算的地方。
现在,每个人似乎都拥有所谓的“捷径”,也就是都能用AI。但问题在于,虽然大家都能用AI,每个人最终产出的内容却大不相同。今晚我看了得到App的直播,艾逸轩老师就用AI制作视频,而且质量很不错,一个人就能完成原本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他也被很多大厂邀请去做讲师。
还有之前李笑来老师和和菜头老师,他们用Midjourney画了一万多张图。随着不断练习,作图技能越来越熟练,而作图本身就包含了设计能力。设计是一项可以多次出售时间的技能。
这也是我在经营自己店铺过程中发现的:使用工具可以生产出自己想要的图片和视频,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能力就隐藏其中。工具谁都可以用,但能用工具生产出优质内容、优质图片、优质视频的人却非常少。
在李笑来与脱不花长谈那期节目中,李笑来老师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
在古代,私自饲养战马或藏匿甲胄都是重罪,甚至会被判处死刑。而在现代社会,每个人最大的平权工具就是电脑。即使是亿万富翁,他们使用的电脑配置也与你我无异。现实中,使用同一台电脑所产生的价值却千差万别。
这让我理解了李笑来老师为何强调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他拿到新工具后,总是先仔细阅读说明书,从陌生到熟悉,通过不断练习达到熟练使用。这才是真正的捷径。大多数人所谓的捷径,是希望工具开箱即用,立刻熟练操作。但实际上,像手机这样的终端设备,或许可以浅尝辄止,但对于开发设备,深入阅读说明书和持续练习才是关键。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大脑,但最终思考的质量、输入输出的质量,以及综合判断和决策能力却大相径庭。回到一石老师的例子,他深知如果不频繁操作,长期持有的收益终将超过所有短期操作。事实是,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最终跑不赢大盘。这就像一个现实的鬼故事,真实而令人深思。
所以,最终还是那句话: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的方法大部分人都知道,但能够真正付诸实践并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要做到知行合一,不仅需要长期的练习,还需要持续锻炼大脑和认知能力,最终将所学落实到行动中,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就是相差相隔十万八千里,非常遥远。但是,只要成功做到一次,就会明白其中的诀窍,往后再做时,路径也会逐渐清晰。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最后,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捷径,并持之以恒地实践,发挥滴水穿石的力量,将其做到极致。
思考与行动:
- 你是否像我一样经常寻找捷径,却发现捷径才是最艰难的路?
- 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你有什么方法?
- 你有哪些事情是每天必须做的,不做就不行的?
这是今天的思考。每天要用正确的姿势给大脑“洗澡”,将其清洗干净。希望每天你也能用正确的知识清洗自己的大脑,找到知行合一的做事方式。
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将你的认知付诸实践。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