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认知资产进行核算的方法

in #free15 days ago

对认知资产进行核算的方法

复习了吴伯凡老师2016年的课程——《伯凡日知录》。
这几天,我又重新思考了什么是“认知”。以前我对认知的理解只是“认识”“理解”和“知道”,但通过网络和百科的查询,认知的定义其实更为复杂。它是通过知觉、感觉、记忆、理解、情感等一系列综合过程,最终形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这就是认知。

在课程中,吴伯凡老师讲到“认知资产”的盘点。他提到,认知资产分为正资产和负资产。我们需要盘点自己的认知资产,并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有什么?
第二,我要什么?
第三,为了得到我想要的,我需要放弃什么?

在每个人认知升级之前,都要对自己的认知资产进行核算,明确哪些是有正向收益的,哪些是负面收益的。通过这样的盘点,我们才能进行总结和提升。
比如我自己,在情感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情绪一波动,就容易走极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其实不利于沟通。进一步可能就会选择回避,或者用冷处理、冷战的方式,但这些都不利于用沟通来解决问题。
笑来老师长期研究和思考沟通的方法。他会分析一句话怎样表达会让人误解,怎样表达会让人生气,或者让人高兴。其实,同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所以,他经常做的一个练习是:写下一句话,然后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这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能力的升级和练习方法。他自己也说,在群里,大家唯一能见到一个二十多年从不和老伴吵架的“活人”,就是他本人。他把省下来的这些时间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样的投入产出比非常划算。

这也体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他通过短时高频的练习、研究和实践,不断打磨自己的沟通方式,最终才实现了二十多年不吵架的效果。他所经历和研究的路,大家其实都走过,但他积累得更多、研究得更深,所以效果也更明显。
回到我自己,我该怎么做?第一个方法是从“养猫”这件事中学到的:当情绪来了,就问自己,“这位老师来了,是要教我什么?”这个场景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不被情绪的“杏仁核”劫持。

第二个方法是学会看书和使用AI,把之前记录下来的表达不佳、容易伤害别人、让人感觉不舒服或产生歧义的语言,反复练习改进。比如,多用积极、温暖的词汇,或者换一个角度去表达。同时,还要练习如何练习——可以大声说出来,提醒和鼓励自己不断进步。
比如笑来老师举的例子,"我爱你"这句话,很多人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笑来老师的另一个解释是:"我要陪你慢慢变富。"他用50个不同的句子来表达这句话,然后找到最贴切、最佳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练习的过程中,他的表达丰富度和感受度都得到了提高。最终,他的沟通指向双赢,而不是单方面赢或双输的效果。他所使用的词句让沟通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这也是我希望的,也是我要去练习的方向。

回到最终那句话:"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你需要什么?你有什么?拿什么去换?这又回到了认知的资产盘点。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生产资料,你要用它去消费什么,生产什么,最终交换什么,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还是要练习表达,用一句话,然后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也可以借用AI,提高词汇的丰富度和感受度,从而让沟通达到双赢的效果。

思考与行动:

  1. 你是否对认知有过清晰、准确、必要的定义?
  2. 关于一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你经常练习。
  3. 沟通指向双赢才是好结果。

今天分享了一项关于认知、沟通和思考的实践,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最重要的是将这些理念付诸行动,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提升。

如果你能实现沟通的双赢效果,那将是最好的成果。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