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哲老师1到N的万店模型
卫哲老师1到N的万店模型
今天学习嘉御资本老师的分享,内容来自新商学院的讲座。主题是从单店复制到万店的方法论,即从1个店到N个店的扩展模型。
一、战略远见和执行力
老师首先分享了他作为长期CEO和管理者的经验,强调了两项核心能力:一是战略远见力,即"抬头看"的能力;二是"拉磨"的能力,即确保组织正常运转并实现突破的能力。
在单店到万店的模型方法论中,他提出了几个关键点:
- 绝对快消品不做,因为很难再创造一个像哇哈哈这样的成功品牌。绝对快消品包括饮用水、柴米油盐等。
- 绝对耐耗品也不做,比如房子、汽车、家装和大型家电,因为这些产品更新周期长达5-10年。
他建议关注的是每周消费两次左右的产品。以日本优衣库为例,它不仅生产服装,还控制了整个生产渠道。嘉裕资本就成功孵化了"沪上阿姨"这个品牌。
二、百店模型的万店压力测试
嘉裕资本老师分享的方法论中,关于餐饮企业的扩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单店模型必须能够独立盈利。这需要考虑目标客户是流动客户还是固定客户,以及经营场景是封闭、半封闭还是开放环境。例如,封闭场景如铁路、火车站、机场、高速路服务区等,由于缺乏完全市场竞争,不建议进入。半封闭场景如商超,虽然客流量逐渐减少,但仍有潜力。老师建议选择街边店,假设一条街上有8家奶茶店,如果你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就证明你具备真枪实干的实力。
其次,当单店模型实现盈利后,就可以考虑加盟模式。加盟的极限是18个月回本,但最好能在9到12个月内让加盟商回本。通过单店模型的成功,逐步扩展到百店模型,最终形成基础模型。
嘉裕资本反对跨越式扩张,如千城千店或千城百店的模式。相反,他们建议在一条街上开设3个店铺,逐步扩展到千店模式。这种常识式的市场推进策略,有助于供应链更好地触达,管理更有效地组织,从而避免组织混乱。
在店铺经营过程中,管理的效能下降和供应链的无效是常见问题。我们需要避免资源浪费,而是应该想办法让淡季不淡。因为即使在淡季,固定成本如人工、材料、房租等依然在支出。如果能提升淡季的业绩,就能整体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嘉裕资本的卫哲老师强调,一个人要做成事,最重要的是梦想要大。因为梦想不大,一定做不大;梦想大,也不一定做得大。但首先要把梦想设置得足够大,才能去整合资源、找方法、找产品、找人,最终实现目标。
嘉裕资本的愿景是"KNIGHT",魏哲老师还在前面加上了"vision",强调要让嘉裕资本有远见,而不是盲目帮助所有人。因为嘉裕资本认为,企业的发展是从1到N的过程。从0到1的过程,需要门店自己努力把模型跑出来。经过嘉裕资本的加持,3到5年就能把单店模型做到万店模式。
从开第一个店到100个店,需要3到5年时间。这期间,创始人需要自己摸索出一套盈利的方式和基础模型。只有这样,嘉裕资本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嘉裕资本并不是什么企业都帮,它对孵化和加持的企业有严格的标准,就像"卡斯丁"一样。
中国的汉堡品牌卡斯汀,最初曾获得免费培训的机会。当时并未被看好,但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就发展出了近万店的规模。
因此,卫哲老师提出,如果有能力打造百店基础模型的人,可以免费参加嘉裕资本的培训。反之,如果有资金实力,也可以选择投资嘉裕资本,起步价为3000万元,成为其投资人。
卫哲老师回答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伟大的企业家精神,核心在于利他。正如华杉老师所言,一家好企业应该得到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三方认可,即"三好企业"。利他精神意味着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却始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思考与行动: - 你是否深入思考过单店的盈利模式?
- 你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让别人愿意投资你?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效率?
这些思考点是从嘉裕资本"从单店到万店"的方法论中提炼出来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有帮助,请写下你的行动清单,并付诸实践。
同时,也欢迎你将这份思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