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我们都会认命
人是一种永远处在变化里的动物。
经过三年高中教育的磨练,经过大学四年不匹配的磨练,经过社会前几年撕裂般的焦虑和迷茫的磨练,大部分人都会忘记自己最初最想做的事情。
而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个社会编织好的框架里,那么大部分人也都会埋下同样的思维逻辑与变化轨迹。
独生子女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小自私和亲情缺失感,这会在一个人到了婚姻阶段出现更大的自我独立性,而大部分人的人生经历也就会变成,在年少时排斥兄弟姐妹,但是到了青年或者中年时候,会无比的渴望如果当年自己有个亲兄妹就好了。
制度教育下的框架,会让大部分人到了工作进入社会的时候,缺乏对等和匹配的制度,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而经历相当长的痛苦的撕裂期,类似于圈养动物放归野生的感觉,不同的是,后者是有专门的动物学家跟踪保护,而前者只能我们自己承受。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家庭背景和机遇不同,而带来这个撕裂期的时间不同,但总归会产生变化。
每一个人,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一个个体。当人到了某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社会给他的压力就接踵而来,大部分人就会选择放弃掉对世界的探索,转而“认命”。
当大城市的人觉得生育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的时候,当他们觉得生育会影响自己对世界的探索、对金钱的拥有的时候,大城市的生育率就会自然而然的降低,不婚主义,丁克家庭,这就是个体的认命。
而一个一个这样认命的个体,就会带来整个社会的生育率问题,进而影响到社会的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毕竟这所有GDP都不是随便改几个数字就能实现的,它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朝气蓬勃的肉体所构筑的。
于是,社会到了某个阶段,也会“认命”。如今的欧洲、日本就是典型的“认命”社会,尤其是日本,老年人认命,年轻人认命,大家都认命。那社会只能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让年轻人或多或少有一点点希望。
随着社会发展,生育率降低,人口红利的消失,几乎是一个社会形态必然所要经历的过程,我们也不例外。
总有一天,我们会对“房价自然而然就应该那么高,我们买不起租房结婚吧”认命。我们不认命,那么社会就会把这个价格涨到买不起为止。
总有一天,我们会对“年轻人很贵,工资要的很高,大量第三服务业都是中老年来做”的社会认命,我们会逐渐对人口红利消失的社会熟悉。
总有一天,我们会对“要么掏钱上私立学校,要么掏钱买学区房上公立学校,要么去一般的学校”认命。教育的阶级化已经不可回逆。当代社会里,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学区房大战,家长拼了命的把孩子送到好学校里,是最后的一波不认命了。下一波,就是阶级固化之后的安于自己的坑了。
这些都不会很远了。但宁可安心认命,至少还给自己留了一些机会去突破,比目空一切的要好得多。
@skieven, 这是小可可我在steemit最好的邂逅,好喜欢你的生活贴(^∀^)哇~~~
:)
✅ @skieven, I gave you an upvote on your post! Please give me a follow and I will give you a follow in return and possible future votes!
Thank you in advance!
:)
好文,我已认命,😀
共勉
Congratulations @skieven!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Do not miss the last post from @steemitboard: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