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枪匹马VS团队合作——旁观者效应steemCreated with Sketch.

in #cn7 years ago

timg.jpg

以前曾经听到一个说法,叫“责任除以二等于零”,那时候并不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不能等于50%呢?很多时候不经意间的一个概念就让我们瞬间明白一件事情的原由,这种状态江湖上叫做“打通了任督二脉”,也多少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哈哈。

让我明白这句话的那个概念叫做——旁观者效应

这个概念被提出是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1964年,美国纽约郊外,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从酒吧下班回家的路上遇上了歹徒,于是她就边跑边喊“有人要杀人了,救命、救命”。据后来的目击者回忆,当时死者已经走到了自己住所附近,她的邻居也听到了呼声,并且有38户人家打开了灯并到窗前进行了查看,可就是没人报警。

事后这次凶杀安使得舆论哗然,大家纷纷对此表示愤慨,而愤慨的原因到不全是因为死者被杀害而感到的痛惜,而是——为什么人们开始变得这么冷漠?

事情越闹越大,人人都在唾弃人性的自私,人性的阴暗面,与此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社会学家跟心里学家的极大关注,并由此提出了“旁观者效应”,它还有个名字——责任分散效应。

简单说就是当发生紧急事件时,若是有旁观者在场,人们会发生依赖心理,并非全是担心报警后遭人报复,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依赖心理的出现,大家都会想——反正还有他们呢,他们还能忍心看下去坐视不管么?肯定会有人报警的或者是已经有人报警了。

后来也有人指出,当时只有十多人听到了呼喊,而并非大家声称的38人,并且没人知道直到正在发生凶杀案。

虽说对整个事件的说法有很多出入但它却在心理学家心里扎了根,西医为啥比中医可靠,就是因为人家讲究的是有理有据,放在心理学上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随即展开了实验,拉塔尼和罗丁在1969年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位女士假装从隔壁办公室的椅子上重重摔下来,并大声叫喊:“哎呀,我的天呐!我的脚 …… 我不能动了”。实验显示,在只有1位陌生旁观者的情况下,有70%的被试者去帮助受害者;但在有2位陌生旁观者的情况下,只有40%的被试者去帮助受害者。

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和比博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实验表明,当只有1个人收到求救时,85%的人都会提供帮助。当有4个人同时收到求救时,则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好了,故事听完了,可以给“旁观者效应”做个概括了。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在现场旁观者的数量影响了突发实事件中人们社会反应的可能性。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我自己为了方便记忆,是这样定义的,由于依赖心理的存在,人们在发生群体事件时会相互推诿,相互依赖,从而影响自己的决策行为。

这让我想起了一桩往事,高一那会我有幸被班主任选中做了班里的班长,因为刚开学事情多就跟班主任说想加个副班长,本来以为老师肯定会欣然同意,却没想到剧情大反转,老师一口拒绝,现在想来老师可能也是考虑到了这种“依赖心理”的副作用。

文章的题目叫作“责任除以二等于零”,其实我这篇是想谈谈责任这个话题的。近期做了几个项目,深感合作这件事的难度。

所有的管理学书籍都在宣扬分工协作产生了效率,从我们这几十年来的物质水平提高上来看这点毋庸置疑,可“协作”这件事还需要更加理性的看待,千万不能单纯的以为只要合作就有效率、就是好事。

如果分工不合理,分工不够细化,把那些原本可以一个人单独完成的任务硬是分给两个人让他们一起来做,很可能会因为“依赖心理”而触发大家互相依靠、互相推诿的情绪。

有些任务如果能单独一人完成那效率或许会更高,单独完成就等于没有依赖,出了问题只能找到自己的头上,没办法推脱,自然会更用心。

很多事情都需要辩证的去看待,不能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

单枪匹马VS低效团队合作时未必是坏事,当然我这里说的单枪匹马指的是将团队任务分的足够细化,能够让更多的独立完成其中的某一部分。

心理学真的蛮有趣,有喜欢心理学的同学欢迎到留言区一起分享。

Sort:  

一个有趣的实验:
一个人被要求进入一个密闭房间填写表格,在其填写到一半时,通过通风口向房间内排放烟雾。这个人就会停止填写表格并走出房间。
但如果是多个互不相识的人同时在这间房间里填写表格,当开始排放烟雾时,这些人最初就不会离开房间,而是互相观察其他人的情况。而且很有可能直到他们填写完表格,他们都有可能不离开房间。

那这个实验得出的理论叫什么呢,想查阅一下。

我记得这段是我从Kindle上哪本书里摘抄出来的,但是谷歌也搜不出来。

对呀,责任感只有两个选择,行动和不行动。
喊口号是没有用的,不行动就等于零!!!

喊口号除了能振奋一下自己那小心脏外,其实用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