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游

in #cn2 months ago

云冈石窟是大同的第二站,也是纪录片看得相对认真的一个。看了央视的《云冈》和人文清华的《千年一窟看云冈》,大致了解了一下云冈的历史,以及在现场看不到或者注意不到的细节重点。当然,如果预算充足,还是请金牌讲解陪同会更清晰一些。

image.png

从缘起到兴盛,从早期的昙曜五窟到中期的霜窟再到晚期的塔庙窟,当纪录片里的一些细节一一展现在眼前,或仰望十几米高的大佛,或看着内壁上雕塑的千佛万象,说不震撼是不可能的。

其实从参观路线上,由东到西,最先看到的是中期的石窟,也就是1-15窟。因为管制保护的原因,当天只开放了部分窟。中期窟里的特征之一是“双窟”先例,据学者分析,双窟意指北魏政治里二圣格局,也就是冯太后与孝文帝共同执政期间。

image.png

除了双窟亮点外,5、6双窟的第5窟里有云冈石窟最高的17米佛像;13窟里的大佛下有拖住手臂的和力士和7尊2米高的七立佛;也有被誉为音乐窟的12窟里栩栩如生的伎乐天乐队;有第10窟里一龛二佛,也有11窟里的中西塔柱,和没有找到的魏碑体石碑……

对照着备忘录上划下的重点再去看,就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点。

image.png

比如20窟的大佛到底是代表拓跋珪还是拓跋焘,它右侧顶部丰腴的飞天像和后来身材消瘦的飞天的区别;看了19窟里的手握布帛的大佛以及南壁上罗睺罗父子相会的故事像,遗憾的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纪录片里说的手提净瓶的小弥勒;

看了18窟里大佛身上的千佛袈裟,主尊佛两侧的胁侍佛,胁侍菩萨和弟子们;再比如17窟里为何是交脚弥勒菩萨而不是交脚弥勒佛,为何整体造像较之其他几尊,低于地面一米左右?也看了16窟里的身着汉装元素的大佛,以及纪录片里提到的难得一见的具有艺术美感的佛手。

西边的窟基本都是比较零散的小佛,纪录片里关于39窟的塔庙窟,已经不能进去绕塔一周了。从东到西,长一公里左右的距离里,据记载共有200多个大小库,佛像超5万尊,工程之浩大,令人咂舌。

我对佛教知之甚少,也是第一次看这类大佛,所以没法深入的理解各种,太多专业术语也记不住,只能走马观花式参观,一边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一边折服于古人的手艺。

借用纪录片里的话语,云冈石窟看什么?

看石窟寺:看古人如何用石窟追求一种与天地同久长;

看佛:看如何用中国风“翻译”异域文化;

看飞天:看古代匠人帮飞天“减肥瘦身”;

看建筑:感受世界建筑博物馆。

尽管走马观花,却也不虚此行,如果参观的人少一些,不用人挤人,天气不那么热,慢慢观摩缓缓行进,或许会有更多一点的收获。

至此,千年一窟看云冈,落幕。

image.png

云冈返回大同后,下午去逛了一下大同博物馆。果不如其然,每个博物馆都有一些“显眼包”们,大同也不例外,直接放图,各自感受。

文化人逛博物馆,它的历史真悠久,它的来历溯源;

俗人逛博物馆,它值多少钱,它也太搞笑了吧。承认吧,我是后者。

image.png

食在大同,大同两天,自然少不了要吃吃吃。

一碗刀削面开启大同美食之旅后,后面的两天里,相继又吃了羊肉烧麦、黄米凉糕、浑源凉粉、羊杂粉、莜面鱼鱼、酸奶麻花各种……事实证明,即便是碳水轰炸,南方胃也能丝滑过度到北方胃。值得一提的是,回来后依旧对浑源凉粉和羊杂粉的独特口感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