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崇仰国粹的中国人,最敬畏的古语大概就是“天人合一”了,它不仅被用在哲学中,也被用在宇宙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乃至任何谈兴所及的科学领域。只是,没有人愿意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天人合一。但刻意绕开它,却又指望用天人合一普惠世界,至少是一种不诚实的做法。那么,我们能说一些什么呢?
自然哲学
国学家可能会说,“天人合一”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此一来,首先就让人们明白它的分量,以免随意轻慢它;因为谁都承认哲学高深莫测。其次,似乎也可以因此而不去解释它,因为只有哲学有这个特权:许多哲学命题就是供人信仰而不加解释的。黑格尔一开口就是一个命题,他哪里处处给你解释?只是,不加解释就塞给世人,不应是一个理性社会的时尚。
既然国学家们不愿意解释,那么就不妨自行解释一下。
古人的意见如何,暂且不说。自牛顿时代以来,自然哲学就致力于解决关于宇宙的重大问题。牛顿曾一度觉得,关于宇宙的根本问题已被他彻底解决了,答案就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
330年前出版的这本书,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著作,并不算夸张。人们相信,只要测出了适当的数据,就可以依据牛顿的理论,用方程式算出一个宇宙系统的整个运行轨道,这样就可以完全了解世界的过去未来。这等于说,全部自然史都被包含在牛顿的方程中了。
在牛顿时代,人们认为人被包含在自然之中。既然已肯定全部自然已被包含于牛顿的方程中,当然人类也不例外,也被牛顿的方程网罗了——这大概是国学家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景。
既然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不过是统一的牛顿自然哲学的对象,那么“天人合一”的问题就不再存在了;因为“天”或者自然,本来就应该包含人,两者合一的问题岂不是不解而解?
如果以为,牛顿的自然哲学结束了关于自然的一切疑问,尤其是解答了屈原的全部“天问”,那未免太乐观了。特别,牛顿本人就没有这种信心。他在晚年的最大的疑惑就是:即使可用方程推算出天体运行,但解释不了天体如何开始运行。
他看出自己的理论还差一件东西:让天体开始运行的“第一推动力”。牛顿并不夸口说自己能够解释这个“第一推动力”,他将这一难题推给了神:问上帝去吧!或许正是上帝本人给出了第一推动力。
这样,牛顿终于未能结束自然与人的研究。
在牛顿之后,继续研究自然与人者当然大有人在,最著名者也是一个英国人:达尔文。且不说后者的《物种起源》是否可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比美,但其研究成果也是划时代的。
实际上,达尔文的成就完全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正如牛顿阐明了,天体系统可依据力学规律自动运行一样,达尔文阐明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其所以具有今天这个样子,也是从开天辟地之初自然走过来的,只是所遵循的法则不是牛顿定律,而是达尔文自己发现的规律:物竞天择。
达尔文没有明白说出来的只是,其实他也有如同牛顿一样的难题:生命演化的过程是如何启动的?是否也需要某个“第一推动力”?
达尔文可能没有料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现代科学基础的国度,他的学说引起了特别强烈的反应。1900年前后,中国的一些著名学人一下子都成了达尔文的信徒,其中特别可提到严复、蔡元培、鲁迅等人。
当然,达尔文学说——尤其是他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在中国也有最强烈的反对者。怎么?人竟然和猴子一样了?这是国学家们尤其不能接受的。在国学家眼中本来应当与天平起平坐的人,已降到与猴子平起平坐了,那还了得!这样一来,“天人合一”岂不成了“天猴合一”?
可怜的“天人合一”啊,在自然哲学中竟然没有找到位置!
逻辑
以上讨论显然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还没有入题。真要对“天人合一”有所研判,就不能学古人天马行空、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似是而非。在逻辑上,至少得回答以下问题:
A. “天人合一”的内涵是什么?
B. “天人”已经“合一”,还是必定“合一”,或应当“合一”?
C. “天人”为什么必定或者应当“合一”?
我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或许是古人的思想太深奥了,肤浅的现代人已经无法领悟。
首先,我们将“天”解读为自然,古人是否认同,实在不得而知。不过,这一点就不再与古人讨论了。于是问题A就变成“自然与人合一的内涵是什么”?如果说是“人在自然之中”,或许低估了古人的气概;如果说“自然在人心中”,人的气概是够大了,但似乎不合“敬天”的古人之本意。余下的解释就只能是:“人在自然中,自然在人心中”,具体说来就是:人完全融合于自然,洞悉自然的机制,顺应自然的法则。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具有“天人合一”理想的古人,实在太超脱、太透辟了。
要回答问题B,不妨首先明确,此处所说的人,是泛指某个人,例如你我他,而不是指人类。这样,“天人”是否已经“合一”就因人而异了,故不妨放在一边。对“必定合一”的问题,显然也不能给以肯定回答,否则就没什么讨论余地了。因此,真正的问题只是:应当“天人合一”吗?回答只能是“应当”,否则岂不违背了古人的本意?提出“天人合一”问题的古人,肯定是意境崇高的理想主义者,当然是以“天人合一”为期许的。
问题C就不这样简单了。我确实不知道,古人何以萌生如此崇高的念想。他可以矢志于奉天承运、替天行道、顺应天意、无愧于天……,这些都已经是极崇高的意境了。只有还不满足于所有这些的人,才可能意识到需要上升到更高一级:天人合一!对于达到这种境界的古人,你该给以多高的评价呢?为什么应当天人合一,就只有由怀抱这种理想的古人自己来回答了。真的,他为什么会觉得应当如此呢?
如果今天的人还能说些什么,那就纯粹是对古人的揣测。我猜想,古人其所以以“天人合一”为期许,可能有如下几层考虑:
首先,确立“天人合一”这种至高无上的人生目标,让其终生处于无止境的奋斗中,就能如古人常说的:不堕青云之志,获得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
其次,在古人看来——至少庄子就是这样看的——融合于自然是一种最好的归宿。人本来来于自然,最终也不免要回归自然。如果在生命途中就融合于自然,岂不是对生命抱持一种更透彻的看法?
也许古人还想:探讨天人之际,不是人生的永恒课题吗?其中的疑惑与彷徨驱之不尽啊。“天人合一”,岂不是所有这些问题的一个总解决之道?“天人”都“合一”了,难道还有什么天人之际的难题吗?
只能说这么多,否则,就有代古人立论之嫌了。
伦理
在古人看来,任何事情如果达不到伦理或道德的境界,就将位差一等。如人们常说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伦理的社会。可别误解为伦理水平很高的社会——如果是那样,真该额手称庆了——不过是一个强调伦理叫喊得最响的社会罢了。这样的社会最缺少德行,才是合符逻辑的。
那么,“天人合一”的伦理价值如何呢?
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社会的伦理气氛下,古人一定是将“天人合一”与最高的伦理标准联系在一起了。问题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呢?这就得修改“天人合一”的内涵。即使不改变对“天人合一”内涵的表述,至少要改变对它的理解。
关键的思想是,在古人看来,“天”并非仅仅是木然无知的一团物质,它其实具有自己的心性;它不仅关心道德,而且是道德的立法者、监察者与裁判者。如果不是立法者,怎么会说“天理”呢?“天理”岂不意味着道德规则是天规定的吗?如果不是监察者,怎么会说“上天有眼”呢?老在盯着你的上天岂不是严厉的监察者吗?如果不是裁判者,怎么会说听凭“上天评理”呢?天是否真这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认为上天就是这样,于是人们就不敢不在乎“天”了。这样的效果如何,古人无疑心中了然。
如果将这一层意思加入到“天人合一”的内涵中,那么岂不意味着:人与自然融合,无非是要求人以天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洞悉自然的机制,无非是要求领悟天意之所在;顺应自然法则,无非是要求人的行为合符天理。如果真正是这样,“天人合一”之时,岂不就是道德达到完美境界之日?
利弊
至此,我一直在揣摩古人,或者站在古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想象古人会如何如何,丝毫未对古人的立意、结论作什么品评。当然,我既不麻木,也不愿骑墙,不可能没有独立看法。但有些话说出来未必中听。
“天人合一”以古人所特有的简洁与精炼,表达了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与意向,其中既包含了纵览天人之际的哲理,也体现了古人志存高远的心境。它长期以来一直存留于人们心中,成为一个睿智的命题与处世格言,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高兴,完全可以将其写成条幅,挂在居室内或者文化场所。不管人们是否真正理解它,也不管人们是否完全认同它,都不致对之过分挑剔。
然而,对“天人合一”的肯定也就仅此而已。
现在的问题,不是“天人合一”一类的格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恰恰相反,而是一些人希望它发挥的作用太大了,远远超出了它可能肩负的程度。抱负空前的人将什么寄望于“天人合一”呢?
“它应当凝聚中国人的智慧,成为一种世界顶尖哲学的核心!”我完全不能想象,一种建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它或许能推演出太极八卦、洛神河图、阴阳五行,总之,包括国学家们顶礼膜拜的一切。但是,它也能推演出一点点现代科学理性吗?不含科学理性也并非不可以,中国哲学当然不妨独具一格;但要将其想象成“世界顶尖哲学”,那就等同于想象中国传统学术成为世界顶尖科学了。
“它应成为构建中国科学的重要基石。”我根本不认为存在什么“中国科学”,正如不存在什么“美国科学”一样。今天世界上只有一个科学,即统一的世界科学。科学自身就包含了自己的基础;到科学之外去寻求科学的基石,完全是一种19世纪的狂想。
“建立在天人合一生命观基础上的中国医学优越于西方医学。”我实在不想谈论医学,因为那一滩水已被完全搅浑了,任何贸然涉足的人势将坠入五里雾中,自讨没趣。
今天,在一小批不学无术而又梦想包打天下的人中,流行着一种模式化的做法:首先将某个现代科学部门硬说成是“西方的”,然后想象它“支离破碎、非整体思维”,进而说基于中国传统的某种学术是“整体思维的、合符辩证法的、合符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最后的结论自然是:合符天人合一的中国科学高于西方科学。
对于这类浅薄无知的论调,我无意置评。我唯一感到可惜的是:像“天人合一”一类的中国古代格言,虽非尽善,人们还是像对待所有古人遗产一样,多少怀有几分敬意与欣赏;但经这些人的肆意糟蹋之后,其后果很可能是,具有现代科学理性的人将对之失去最后一点敬意。
你今天过的开心吗?你好!家中可愛的寵物照想要跟大家分享嗎?或是出去玩拍到一些可愛的動物,別忘了到@dpet分享,可以得到@dpet的獎勵喔!倘若你想让我隐形,请回复“取消”。
高深
学识渊博!膜拜!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