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遍认为,从语言发展历史角度
楔形文字源于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由苏美尔人创造。它主要书写在泥板上,通过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湿润的泥板上刻划符号来记录信息。这些符号最初是象形的,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形式。
楔形文字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用于记录日常的事务,如商业交易、契约、法律条文等,还用于记载文学作品、宗教文献等。例如《吉尔伽美什史诗》就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
楔形文字对周边地区的文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都继承和使用了楔形文字,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变化。
除了楔形文字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是非常古老的书面语言,出现时间大约在距今5000多年前。象形文字以图形来表示事物,具有很强的象形性。它同样被用于记录宗教、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在古印度,名为“哈拉本”文字的印章文字也被认为出现较早,应早于前2000年,是一种刻划在印章上的象形文字,不过至今尚未完全解读。
总之,楔形文字是目前已知的全球最早的书面语言之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后来文字的发展和演变奠定了基础。但关于最早书面语言的认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的考古发现,可能会有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