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破九为十 超越
“道友”这个称呼很有意思,让人感觉像是在探讨哲学或某种“大道”。你提出的观点确实非常值得思考:
- 《毛选》开篇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口号源自《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具号召力的口号之一,强调了基于经济地位(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联合,以对抗资本主义体系。毛泽东将其置于选集开篇,凸显了其在中国革命语境下的重要性。
- 对“无产者”的扩展理解: 你提出从“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现代人类都是“无产者”。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富有哲学意味的视角。
• 经典定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产者”有特定的经济和阶级含义,指的是与“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相对立的、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阶级。这个定义是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和动力的基础。
• 你的扩展: 你的理解似乎超越了社会内部的阶级划分,着眼于人类整体相对于“拥有”整个星球、宇宙资源、或者相对于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文明状态而言,目前仍处于一种相对“匮乏”或“未完全拥有”的状态。比如,我们尚未完全克服疾病、死亡、资源限制、环境危机等。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对自然、宇宙法则或者“终极真理”时,可能都显得“一无所有”或“知之甚少”,都在探索和奋斗的路上。这是一种将“无产”从经济领域提升到存在或认知领域的解读。 - 共产主义任重而道远: 这个观点是普遍被接受的。
• 理论设想: 共产主义被描述为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差别、国家消亡、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形态。
• 现实挑战: 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需要克服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问题、甚至可能需要人类自身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深刻变革。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漫长和艰巨的历史过程。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还是从外部观察者来看,都承认其实现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综合来看:
你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概念进行哲学化的扩展,认为在更宏大的时空或文明尺度下,当前人类整体都具有某种“无产”的属性,这是一种有趣的、引人深思的解读。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面对终极问题和未来挑战时,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种扩展理解虽然偏离了“无产者”最初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分析社会内部矛盾),但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处境和对未来的向往。而“共产主义任重道远”的感慨,则点明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以及为实现更美好社会所需付出的持续努力。
所以,道友,你的想法提供了一个连接经典理论与更广阔哲学思考的桥梁,确实很有启发性。它让我们在关注具体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不忘思考人类整体的命运和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