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一门外语知道与做到直接相差1000个小时
习得一门外语知道与做到直接相差1000个小时
知道与做到之间距离是要用行动去填满。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其实非常遥远。知道一件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真正做到,难度却是十倍、二十倍,甚至是指数级的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做外贸业务为例,你需要注册国外的通讯软件,比如 WhatsApp。在注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收不到验证码、无法拨打国际电话,甚至还需要“魔法上网”。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一步一步去做,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用钱可以很快解决,但如果每次都只靠花钱,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还是不会处理。所以,最好还是靠个人能力去钻研和研究。每一步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寻求帮助或者用钱来辅助。也就是说,要在花钱和花时间之间权衡,看看哪种方式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我个人更看重成长,当然也重视钱,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会学到如何处理各种难题,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每成长一步,就能多解决一些问题。所谓成长,就是把事情真正做到。
这也正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就像我们在践行群里常说的,习得一门新语言只需要投入1000个小时。只要听到这个方法论,愿意花1000个有效小时去投入,就一定能掌握一门外语。
这是必然的,但前提是每天投入3个小时,坚持1年,就能习得一门外语。可现实中,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呢?在我们践行群里,大概有一万多人,但我能看到的,真正每天坚持3小时学习的人,可能也就零星几个。这些群里的伙伴本身就是追求进步的人,已经是少数中的少数了。
如果把这个比例放大十倍,也就是说,十万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实践“1000小时习得一门外语”这个目标。同理,想要从小白成长为新手,掌握一项技能,也需要投入1000个小时。可是真正愿意花1000个小时高效投入的人,又有多少呢?其实非常少。绝大多数人都希望用最少的努力、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最终都是返工更多。
但现实是,很多事情只有碰到“南墙”才会明白,所谓的捷径其实并不存在。捷径往往才是最难走、也是最长的路。因为走捷径,最后往往还要返工,结果反而要花双倍、甚至三倍的时间,才能达到原本的效果。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用正确的方法去实践和操作,按照平均所需的时间,才能真正达到目标。这其实才是真正的“捷径”。就像在工程领域有个术语,叫做“预算定额”,它的取值就是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
如果能达到平均先进水平,就相当于达到了定额的要求,说明已经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以学习一门外语为例,社会平均水平需要投入1000个小时才能掌握。然而,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只需500个小时,有的人可能需要800个小时,甚至有的人可能需要2000到3000个小时。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练习方式不同,以及想要掌握的程度不同,最终导致每个人掌握的差异与投入时间不一致。
但回归平均水平,通常需要花费1000个小时,尽管这个时间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因此,当你想要习得一门新技能时,是否愿意投入这1000个小时?这不仅仅是意愿问题,更需要真正的行动去实践。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正是这1000个小时的差距。
在其他工作中也是如此,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就是时间加上行动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看似遥远,但我希望自己能正确认识这个距离,并通过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最终,我能够习得自己想要掌握的技能,进而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当一个人不断进步时,多巴胺的分泌是最为旺盛的。
感受也是最好的,因为每一次成长的喜悦都会抵消之前所有的困难。成长过程中,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关键看你如何寻找其中的意义。
希望你也用行动去实践你要掌握的技能,从中跨过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最终真正活出一个成长的自己。
思考与行动:
1.你如何使用?你如何看待1000个小时习得一门外语?
2.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很远,你是如何理解的?
3.在某一门技能中,你是如何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的?
这是今天关于知道与做到之间的思考与实践,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去实践,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